
在生活中,随时随地都会有危及生命的事情发生,呼吸心跳骤停后的4-6分钟是急救的黄金时间。如果患者在4分钟之内得到有效救治,生还率可达50-60%;一旦超过6分钟,生还率不足10%;超过10分钟,几乎无生还可能。近日,我院急诊科护士崔晓芳就利用其优异的急救技能,通过心肺复苏,成功将一位濒临死亡的老人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。
事情发生在12月16日上午9点左右,刚下夜班的崔晓芳到小区附近的浴池洗澡,刷牙时,突然听到里面喊道有个老太太滑到了,不一会儿就见一位阿姨扶着一位老太太出来了,阿姨说道:“可能晕堂了,出来透透气吧”。老太太大概70多岁,看她脸色不太好,崔晓芳隐约感觉不对劲儿,正准备去叮嘱几句,突然,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——老人可能发生阿斯综合症了,老太太咣当倒下,面色苍白,口周发绀,时间就是生命!晓芳急忙扔下牙刷,跑到跟前,迅速生命体征判断:颈动脉搏动消失,自主呼吸停止,呼之不应。晓芳立即展开急救:摆正体位,畅通呼吸道,就地心肺复苏,周围很快站了一圈人,但好像不知道该干什么,晓芳边抢救边让他们赶紧打120,有围观者说:“老人没有家属啊,怎么办?”“没有家属也打120,来了他们会处理的!”晓芳喊道,作为急诊科一名护士,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心肺复苏技能,按压,按压,再按压,边抢救边观察,终于,过了3分钟左右,老人眼皮动了一下,意识逐渐恢复了过来,她的手摸了一下崔晓芳的手,护士晓芳一检查,颈动脉搏动恢复,自主呼吸恢复,肤色转红润,晓芳悬着的心也平静下来了。老人茫然的看着周围的一切,说咋回事,不知道发生了什么,但隐约就感觉到了眼前这个姑娘在干什么,随后,120救护车来了,把老人接回医院进一步治疗。
通过这个事件,再一次展示了医务人员的风采,不管任何时候,病情就是命令,面对生命和使命的召唤,他们义无反顾,用责任与担当,让垂危的生命重现希望,用技术与仁心守护着群众的健康。六院急诊科主任乔洪潮提醒广大群众,一方面,患有高血压、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,出门特别是洗澡的时候,务必有家属陪同。另一方面,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,一旦发生意外,请不要慌张,想想学过的急诊急救技能,力所能及的做些事情,必要时就地心肺复苏,同时立即拨打120,寻求专业急救人员帮助,把握救治的黄金时间,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。
解释:阿斯综合征:即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,是指突然发作的严重的、致命性缓慢性或快速性心律失常,心排出量短时间内锐减,产生严重脑缺血,神态丧失和晕厥等症状。一旦出现阿斯综合征,需马上心肺复苏、电除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