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我国超过一半的人不知道自己的血压状况,因此,知晓血压,只是管理高血压的第一步,还需要准确诊断、全面评估和精准治疗。
定期测量血压
没有不适的感觉,并不能说明血压不高。测量血压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,因为血压能非常准确地反映一个人的心血管健康状况。我们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血压,并定期测量血压:血压正常者,每年定期测量;即使诊室或家庭血压未达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、但血压水平较高的人,则应增加测量血压的次数,每月、至少每个季度测量血压。
不过血压测量看似简单,其实门道不少,规律、正确地监测血压,对高血压的防治来说极为重要。
高血压趋年轻化
高血压是现代社会常用见病,大多数年轻人不以为然,认为只有中老年人才会得,但医院大量临床案例告诉我们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提前患上高血压,因此,不管处在哪个年龄段都应关注自己的血压。现在的年轻人工作紧张、压力大、精神容易压抑,加上肥胖、吸烟喝酒、作息不规律……都是诱发高血压的重要原因。
如何预防高血压
定期监测血压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有效的预防高血压措施。
健康生活方式包括:限盐:每人每天的食盐量摄入量为3-5g,对预防高血压有良好的作用。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,每天只吃2-3g。戒烟限酒。适量运动。避免精神过度紧张:高血压是一种心身疾病,任何精神刺激都能使血压升高。饮食宜清淡:食物多样、谷类为主;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。合理休息。
高血压存在的症状
耳鸣:耳朵里会出现断断续续嗡嗡作响的声音,持续时间较长。
眩晕:在突然下蹲或起立时出现,有些是持续性的,头晕是高血压患者的主要痛苦所在,其头部有持续性的沉闷不适感,严重的妨碍思考、影响工作。
失眠:与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入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。大多为入睡困难、早醒、睡眠不踏实、易做噩梦、易惊醒。
心悸气短:高血压会导致心肌肥胖、心脏扩大、心肌梗死、心功能不全。
头疼:部位多在后脑,并伴有恶心、呕吐等。若经常感到头痛,而且很剧烈,同时又恶心作呕,就可能是向恶性转化的信号。
肢体麻木:常见手指、足趾麻木或皮肤如蚊行感或项背肌肉紧张、酸痛。一般经过适当治疗后可以好转,但若肢体麻木顽固,持续时间长,而且固定出现于某一肢体,并伴有肢体乏力、抽筋、跳痛时,应及时到医院就诊,预防中风发生。
高血压的检查方法
超声心动图、心电图及X线胸片是最主要的高血压的检查方法。确定高血压病患者心脏功能状况,并判断是否有心脏肥大,是否存在心肌损伤或合并冠心病。
血液生化检查包括尿素氮、肌酐电解质、血脂、血糖、血尿酸、血粘度等,都是常见的检查方法,帮助明确高血压是否由肾脏疾病引起,判断高血压对肾脏的影响程度,是否存在某些危险因素及合并症,如高脂血症、糖尿病、高尿酸血症等。
眼底检查,了解小动脉病损情况,以便对高血压病患进行分级。例如视网膜小动脉普遍或局部狭窄表示小动脉中度受损;视网膜出血或渗血,或发生视乳头水肿,表示血管损伤程度严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