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021年11月14日是第15个“联合国糖尿病日”,宣传主题是“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(Access to Diabetes Care)”。
糖尿病高危人群
具备以下因素之一,即为糖尿病高危人群
1、年龄≥40岁;
2、超重与肥胖;
3、高血压;
4、血脂异常;
5、静坐生活方式;
6、糖尿病家族史;
7、妊娠糖尿病史;
8、巨大儿(出生体重≥4Kg)生育史。
9、6.1 mmol/L≤空腹血糖(FBG)<7.0mmol/L,或7.8mmol/L≤糖负荷2小时血糖(2hPG)<11.1mmol/L,为糖调节受损,也称糖尿病前期,属于糖尿病的极高危人群。
糖尿病定义
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(或)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病。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“三多一少”(多饮、多食、多尿、体重减轻),出现糖尿病典型症状并符合以下任何一个条件的人,可以诊断为糖尿病:
1、一天中任一时间血糖≥11.1mmol/L(200mg/dl);
2、空腹血糖水平≥7.0mmol/L(126mg/dl);
3、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水平≥11.1mmol/L(200mg/dl)。
糖尿病控制不良将产生严重危害
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肪、蛋白质代谢异常,长期高血糖可引起多种器官,尤其是眼、心、血管、肾、神经损害或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,导致残废或者过早死亡。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包括卒中、心肌梗死、视网膜病变、糖尿病肾病、糖尿病足等。
1、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较同年龄、性别的非糖尿病人群高出2-4倍,并使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年龄提前,病情更严重;
2、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和血脂异常;
3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成年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;
4、糖尿病肾病是造成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;
5、糖尿病足严重者可导致截肢。
以下五种习惯改一改,也能有效平稳血糖,助力糖尿病健康管理。
改变进餐顺序
① 吃饭先喝汤;
② 吃一些蔬菜
③ 吃肉制品及豆制品;
④ 再吃主食。
改变进餐方法
① 细嚼慢咽:喝汤不要端起碗喝,用小勺一勺一勺喝。吃饭一口一口吃,不要狼吞虎咽;吃得慢,血糖升的也慢。
② 专心吃饭,不要边吃边干活;不要边看电视边吃;不要一边刷手机一边吃
③ 吃完碗中饭立即离开餐桌,不要养成吃完了意犹未尽的习惯
④ 不清空剩菜饭
改变进餐习惯
①少吃零食;②少荤多素;③少肉多鱼;④少细多粗;⑤少油(油食品)多清淡;⑥少盐多醋;⑦少烟多茶;⑧少量多餐;⑨少吃多动;⑩少稀多干。
改变进餐品种
① 吃菜吃带叶、茎类蔬菜,少吃根、块茎的菜;
② 不吃油炸食物食物;
③ 不要勾芡;
④ 不要吃含淀粉高的食物;
⑤ 两餐中间吃水果,避免喝果汁;
改变烹调方法
① 吃汆、煮、蒸、拌、卤的菜比吃炒菜好,可以减少油的摄入;
② 吃面条要多放菜;
③ 吃鱼吃清蒸鱼、酸菜鱼或炖。
糖尿病门诊咨询电话:5020030
【本平台声明】部分文章、图片、等素材来源于网络,我们编辑、整理、转载的目的只在于分享 ,在此我们感谢原创作者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分享。如涉及内容与版权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